药食同源品之中医复配(一)

药食同源品配伍圣殿——伊尹汤液经
药食同源是中国的创举与特色,众所周知,我国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食材与习惯迥异,不同程度上均有以药食入菜肴的习惯,比如东北食人参,内蒙吃肉苁蓉,江浙吃茯苓,广东吃牛大力,云南吃三七,海南吃忧遁草。所以自1987年起,国家有关部门已陆续更新了至少六版“既是药物也是食品”的药食同源目录,2023年11月随着党参等9种物质的加入,形成了一个涵盖102种食药物质的完整版名单。
自神农尝百草的时代,许多食物即药物,它们之间并无绝对的分界线,古代医学家将中药的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理论运用到食物之中,认为每种食物也具有“四性”、“五味”。所以说“药食同源”是说中药与食物实际上是同时起源的。
中医药博大精深,一直细分为以研究单味药的中药学,和以研究多味药配伍的方剂学等两大学科,千古以来单味药以《神农本草经》为典,而方剂学乃药学之发展,其以性味之离合为基,而进行药物的配伍,世传以《汤液经法》为典。说到这里,我们不得不要提一位中医药史上的传奇人物,他就是南北朝时期梁国的医学与道学大家陶弘景先贤,因现存的《神农本草经》就是由陶弘景手订集注的,而我们知道《汤液经法》早已失传了,晋代皇甫谧说:“仲景论广伊尹《汤液》为数十卷,用之多验。”自1988年马继兴《敦煌古医籍考释》收载了陶弘景所著的《汤液经法》这部方剂学经典的述要之作——《辅行诀五脏用药法要》,其中收录了《汤液经法》60首经方,及奉为配伍鼻祖的《汤液经法图》残本,实乃中医之幸!

由上述可见药食同源目录和汤液经法中医配伍均面世于捌零年代末,随后的三十余年中我们创建了北京汤液经法国际中医研究院,根据《辅行诀》、《伤寒论》、《内经》、《难经》等原文,对《汤液经法图》进行了医易会通配伍自洽性复原,并以《伤寒杂病论》113方,全部进行格局成方测试验证,并对不断推出的药食同源目录品种进行汤液经法五味系统逐一归类,最终完善了药食同源品的配伍专家系统。
配伍复原图说
五除定位图

津液合化图

自然物变图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