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方术中医

方术,方技和术数的合称。

秦汉时众多方术士所专长的服饵、烧炼、医、卜、星、相等诸术统称为方术。稽考古文献,方术一词在先秦时本指治道之术,《庄子·天下》云:“天下之治方术者多矣。”唐代道士成玄英疏:“方,道也,自轩顼已下,迄于尧舜,治道艺术方法甚多。”《史记·秦始皇本纪》有“悉召文字方术士甚众,欲以兴太平”的记载。

《后汉书》立有《方术传》将医术与卜筮诸术同归为一类。刘勰《文心雕龙书记》就此曾云:“方者隅也。医药改病,各有所立,专精一隅,故药术称方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·方技略》称:“方技者,皆生生之具,王官之一守也。太古有岐伯,俞跗,中世有扁鹊,秦和,盖论病以及国,原诊以知政。”《汉书·艺文志》将医经、经方、房中、神仙并称为方技。其后方技一词渐渐与方术混用。而“术数”一词出现于《黄帝内经·上古天真论》:“法于阴阳,和于术数”。班固《汉书·艺文志》总序中说:“术数者,皆明堂羲和史卜之职也。史官已废久矣,其书既不能具,虽有其书而无其人……盖有因而成易,无因而成难,故因旧书以序术数为六种。”方术的内涵可谓博大精深。

东汉医圣张仲景以撰著《伤寒杂病论》而著称于世。他在《伤寒论》自序中曾二次提到“方术“一词,批评当时的人“曾不留神医药,精究方术”,自称“余宿尚方术”。无独有偶,后世诸多医家也曾留意于“方术”,时至今日,“方术”的内涵对研究仲景学说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。

周易、六壬等术数推类的逻辑和方法与中医诊疗、方药等方面有着诸多可资相互借鉴的相似之处,因此为后世医家所推崇。唐代药王孙思邈在《千金要方》中说:“周易六壬,必须精熟,如此乃得为大医。如不尔者,如无目夜游,动致颠殒”,“不知易,不足以言太医。”

方术,实现了中医理论的解释和方法的构建,完善了博大精深的理法方药疾病诊治系统。

  • 2025-05-02